1.中国古代用金、银、铜、铁等金属铸币,以________为主。
A.金 B.银 C.铜 D.银
2.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:
A.尼罗河 B.亚马逊河 C.尼日尔河 D.刚果河
3.下列金属中,属于液体的是:
A.汞 B.银 C.镁 D.水
4.关于文学常识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:
A.楚辞以屈原的诗歌为主
B.《琵琶行》是杜甫的作品
C.《红楼梦》原名《石头记》
D.《儒林外史》反映的是当时的科举制度
5.甲和乙是邻居,甲的老婆和乙有暧昧关系,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,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,遂持棍闯入甲家,将甲打成重伤,乙的行为属于:
A.正当防卫 B.紧急避险 C.防卫过当 D.故意犯罪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【答案】C。解析: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铜、银、金、铁、铅等金属铸币,以铜铸币为主。故本题选C。
2.【答案】A。解析:世界河流按照长度排名:1.尼罗河,全长6750千米,流域面积约287万平方千米;2.亚马孙河,全长6436千米,其流域面积691.5万平方千米;3.长江,全长6300多千米,年平均流量每秒31900立方米;4.密西西比河,全长6262千米,汇聚了250多条支流,流域面积322万多平方千米;5.黄河,全长5464千米,流域面积74.5万平方千米。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。
3.【答案】A。解析:A项汞是化学元素,俗称水银,是在常温、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。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,化学性质稳定,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;BC常温下皆呈固态;D项水不是金属。故本题答案选A。
4.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琵琶行》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故本题答案选B。
5.【答案】D。解析:《刑法》第二十条: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,而本题中甲未开始着手,而乙主动将甲打成重伤,为事前防卫,构成故意伤害罪,排除ABC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。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 (责任编辑:长职理培)